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漫谈寿县城墙
浏览次数:10731      发布时间:2006-09-30
漫谈寿县城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漫谈寿县城墙 2006-09-30 10:20    苏希圣  李瑞鹏   寿县城座落于淮河南岸、八公山之阳。城墙古朴雄讳,气势磅礴,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在众多的中国古代城墙建筑中,寿县城墙具有特殊的厉史和科学价值. 南宋筑城御金兵     曾经作为战国晚期楚都的寿春城,其规模是相当宏大的.光绪《寿州志》谓“其外郭包今之东陡涧,并淝水而北,至东津渡,又并淝水而西,尽于大香河入淝处……其地绵延曲折三十余里”.近年来人量的出上文物及考古调查表明,这个说法是可信的.    约自汉代始,寿春城的范围逐渐向西北收缩,至于今城的位置.    五代末年,此地发生了周(后周)、唐(南唐)寿州之役.南唐守军凭城坚拒,竟使战争前后持续了三年。得城后,周世宗“以其难赳,遂徒城下蔡”①,时在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年)。自此,古城荒废150多年。    宋、金时期,滨临长淮的寿州成为双方反复争夺之地。对于南宋朝来说,重筑寿春城,对于加强边备,控扼金兵南下,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战事频仍及朝廷苟安,使得重筑寿春城的巨大工程持续了80多年。宋高宗绍兴四年,宋将张俊等于冬“—卜二月城南寿春”(时下蔡称寿春府,此地称南寿春)②,这是今城版筑之始。30年后,宋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秋七月;撤两淮边备,罢筑寿春城”③,又过了55年,至宋宁宗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建康都统许俊却金兵于安丰军,才最终完成了重筑寿春城的泊大工程。  《凤台县志·城郭》引《宏简录》:  “嘉定十二年正月,建康都统许俊,却金兵于安丰军,城盖是时所筑”。至今寿县城墙上还残存着“建康许都统修城砖”.在中国迄今作为县以上行政区划驻地的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中,筑戍干“嘉宦十二年”的寿县城墙,其历史是最悠久的. 战争与洪水的洗礼     城墙重建七百多年来,受到了战争和洪水的严重破坏.    寿县历代兵战不息。嘉定城成之后,自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至度宗咸淳十年(公元1275年)的40多年间,蒙古军曾五度攻打寿州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凤台巨匪苗沛霖两番攻:寿州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至二十九年,日本侵略军先后三次攻陷寿县城。日军第一次攻城时,炮火击穿北门城楼.沦陷期间,城上雉喋、画凉亭、文峰塔及四门城楼相继毁去。广西军在日军第二次攻城前夕,曾以“敌攻则我不易守,敌守则我不易攻”为由,布告周知,拟彻底拆除墙,因百姓群起反对而罢手。    寿县历代水患不息。县城正当淝水入淮之口,  地势低洼,海拔23.6--20米,本“恃水以为固,而其患亦恒由于水”.粗略统计,仅明,清两代,寿县城就直接遭受水灾十五次.自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至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的150多年间,先后七次大水环城.如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夏六月朔日,西北风大作,巨浪冲击,城垣坍塌七百九十八丈,泊岸六千六百五十余尺,楼橹木石一时荡尽.淫雨既久,官厅、廪宇、营房等类十坏八九”④,境况可谓惨剧。光绪《寿州志》所载的自明永乐七年至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的27次修城,全部由水患引起.1939、1968年的两次修城,也是为了防水.    频繁的毁坏和维修,军事防御和防汛抗洪的双重需要,形成了寿县城墙特殊的形制与功能. 城墙建筑的特殊形制     志载城墙周长“十三里有奇”⑤方形,六十年代曾实测长7147米.高约7.7米,底宽18—22米,顶宽4—10米.墙体以土夯筑,其外侧贴砌砖壁。城上有雉堞(垛墙),“角楼八座、警铺五十五”⑥,西北角上有画凉亭,东南角上有文峰塔.城有东,西、南、北四门,东日“宾阳”,南曰产通淝”,西曰“定湖”、北日“靖淮”,四门均有瓮城,城垣外壁有护城石堤,内坡下东北、西北隅有涵.城西连西湖,北环淝水,东,南则围以深广的城藻.    与国内其它古城墙相比,寿县城墙的特殊形制及其御水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部位上:外测壁脚处特设一周护城石堤;瓮城内外门向作交角处理,城涵(水关)上起筑月坝.    护城石堤为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御史杨瞻创建.即于城墙外侧壁脚处加筑一周高3米、宽约8米的护城御水石岸.其内口与城墙根基联为一体.外口则以条石叠砌壁立护城河沿。护城石岸为整个城垣增加了一道坚固的防线,它排除了洪水浪涛对城墙根基的直接啮咬,堪称城外之城。清代,石岸几经修菖,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修后,州人孙家鼐曾为之记,赞其“若匹练之横亘也,若生铁之熔铸也”⑦。    城门是城市出入通道,也是城防要害.寿县城的四门瓮。城,在明初已有设置,但从刊刻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的《寿州志·城图》上看,当时四处瓮城的内外两门都还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即直通式。嘉靖二十九年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察之城门现状,南门仍为直通式,而地势低洼的东、西、北三处的门向、位置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东汀的外门位置北移,偏离中轴线4米;北门的外门向西,西门的外门朝北,城门内外门道,均在平面上呈九十度直角.三处城门的变化状况与光绪《寿州志·州城图》一致.如此变通设置在军事防御上当然有益,即当敌人攻入瓮城后,易在刹那间失去进攻目标,便于城上守军乘机围歼之。但其更重要的意图、作用叫在于防水,即当来势凶猛的洪水冲破外门进入瓮城后,水头受挫,由势不可挡直线冲击转而为瓮城涡流,这就大大减轻了对瓮城内门的压力,这是古人在城垣建筑中,对力学原理的模范实践.城南门因地势较高,内外门道恰恰保持直通式末变,由此亦可窥见古人的良苦用心。    城涵的作用主要是及时排泄城内积水,以保城内安全.明代以前,寿县城涵与一般涵洞无甚区别,平地设涵,其一端通于城墙之下达于城外,另一端,即与内河相接的涵段则无法适应洪水连年的形势,每在紧要时刻,常被城内积水吞没,毁坏,更有甚者,因涵闸启闭失控,又时有外水倒灌入城之虑。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知州刘焕创建月坝,所谓月坝,即以城内涵段之转角角顶为圆心,向上起筑一砖石结构的圆筒状坝墙,其径7.7米,壁厚0.5米,高与城墙等,周遭又围护以厚实的堤坡,远看,貌似山包。月坝内又设石阶,可拾级递下。坝底涵沟上砌砖旋,设闸数道。月坝功能非常,其一,从整体上保护涵闸、使之与外隔离,避免了内河积木的吞噬;其二,可以随时进坝启闭闸门,控流自如,其三,便于及时比较内外水位;其四,最终消除了外水倒灌成灾的负作用,可谓一举而数得。故光绪年间东西两涵重修时,分别荣膺了“崇埔障流”、  “金汤巩固”的称誉,至今坝额上镌字赫然。    上述三个关健部位创造性形制设置的综合功用,翻开了寿县城墙抗洪史新的一页.自嘉靖四十五年大水“坏城”之后,虽洪势有增无减,以至出现过“城不没者三版”的惊心动魄的危局,城墙究竟挺了下来,往日猖獗无忌而不可一世的惊涛骇浪,从此只得寂然徘徊于郡门之外了.    由嘉靖前150年间的连续六次大水“环城”,到嘉靖末年至今四百余年间的绝“坏城’之例,古寿春的人们匠心独运,妙手回天,在中国水利史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寿县城墙也因此在中国古代城垣建筑中,独树一帜。    另外,城四门旧时尚有寿县“内八景”。除北门一景为城门头上的无樑庙外,余五景都是依据传说故事创作石刻.东门为“人心不足蛇吞相”,上刻一人一蛇,  “凤凰落毛不如鸡”,上刻一鸡一凤,两石俱嵌于城门北壁.南门瓮城内东壁嵌“门里人”,取《史记·春申君传》所载李园于寿春棘门伏剌楚相春申君黄歇故事,以警后人.南门城楼旧有一础,其八方各刻一僧,因名“一堂和尚一堂僧”。  西门一石,一面刻鼓,另一面刻锣,名“当面鼓对面锣”。这一景的故事与城墙有关;相传明代一官员督修城墙,工将竣,有人劫其贪污渎职。后经钦差查实,事属乌有。这位官员声明:修城大事,非同一般,今天我们当面鼓对锣搞清楚了.后来,州人念其清风惠政,遂刻此石⑧。 时代特征问题     从建修年代与形制规模的结合—匕看,寿县城墙兼有宋、明、清及现代特征。    宋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万面:一是平面略呈方形;二是周长十三里许,三是有东、南、西,北四门,四是外砌砖壁,虽经历代修茸,但这四点可以认为是存袭南宋始筑时的形制,基本没有改变.    明清特征主要体现在上面谈到的外侧壁脚处特设护城石岸。东西北三门三处门向作交角处理,及城涵起筑月坝上.    现代特征。近年为防汛抗洪及市政交通计,将北门——西门——西南拐角一线近3000米的城墙拆砖换石,勾凸带逢;拆除了西、南两门瓮城。改建为单进门道,使这些部分失去了古貌,构成了寿县城墙的现代特征,这是憾事。    1986年7月,城墙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底,寿县城又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改变城墙现代特征、恢复古貌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987年上半年,重建了北门内檐挑檐,东门(宾阳门)城楼及部分雉堞。7月份,加固了东线墙体。恢复全部堆蝶及西门一线的恢复原貌工程业已纳入计划.西,南两门及城上其它古建项目的重建问题,也正在规划考虑之中.        注:①、《新五代史·刘仁赡传》    ②、光绪《寿州志·兵事》    ⑧、同上    ④、⑤,⑥,⑦光绪《寿州志·城郭》    ⑧、寿县“内八景”的另外两景“石羊抵头”(石刻)、“城内城”(铜鼎)均在报恩寺。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