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关于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史资料的启事
浏览次数:11714      发布时间:2009-08-13
关于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史资料的启事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史资料 关于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史资料的启事 2009-08-13 15:21  关于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史资料的启事  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协文史资料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让珍贵的史料不至于因时间的流逝和人的变故而丧失,县政协决定从现在起向全体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外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士,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寿县的历史资料。 一、征稿内容与时限 记载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发生在寿县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卫生、体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民风民俗等方面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人物史料和具有历史价值的记录、书信、日记、手稿、函电、照片、个人回忆录与传记等。 征集时限:新中国成立后到中共十七大召开前。 二、征集对象 在寿县工作、生活过的各方面人士。担任过主要职务的离退休领导干部和各级在职领导干部,历届政协委员,有突出贡献的各界知名人士;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工商联和人民团体负责人;富有成果的专家、学者;各条战线的英模人物;台港澳侨知名人士;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知名人士。其他与征集选题史料相关的各方面人士,均可投稿。 三、稿件要求 1、遵循“实事求是”与“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三亲”原则,突出统战性、史料性、可读性的“三性”特色,内容要求真实、具体、生动。 2、政协文史资料是一种口述资料(又称口碑资料),是当代人写当代事。以第一人称记述寿县建国以来的亲历、亲闻、亲见资料,可以自己写,也可由当事人口述并请人记录整理,还可向寿县政协文史委提供史料线索由政协负责征集。文稿切忌写成论文及总结性的文章。 3、杜绝政治性的错误,准确核实史料。文稿不拘观点,不限体裁,不论长短,必须忠于史实,不夸大、不掩瑕、不溢美、不贬损。 4、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具体细节,尽可能写得确实详尽。文风朴实,文字比较生动活泼,具有可读性。 5、在求实的基础上,允许多说并存。 6、尊重知识产权,体现文责自负原则;若有侵权,责任自负。寿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对来稿有权修改,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 7、所有稿件(包括与文章相关的资料性图片)必须将作者姓名、简要情况、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以及撰稿人与所撰人物的关系等,注于来稿末尾,以便于联系。 四、征稿方式 1、对文史资料进行常年征集,本启事常年有效。 2、投稿方式:投稿可采用邮寄、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为了节约审稿时间,请尽量用电子邮件发送。 3、征稿发至电子信箱:sxzxsqmy@126.com;或寄(送)至寿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地址:寿县县政府大院;联系电话:0564-4030921、4022527;邮编:232200) 4、所征集的史料,以能够传递出明确的地域历史信息,鲜为人知和重要程度为取舍标准,来稿一经采用,即按规定酌付稿酬。由于人力有限,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寿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2009年8月10 日   附:新中国成立以来寿县文史资料征集选题提纲 一、政治方面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方政权建设。我县第一次人代会的召开及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军管会的接管工作;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人民政权;县工会、共青团、妇联、农会等群众团体的建立。 2、剿匪、反霸、镇反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军民清剿土匪,打击恶霸地主,镇压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和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侦破重大的反革命破坏事件。 3、禁毒、禁娼、禁赌和禁止买卖婚姻。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取缔烟馆,禁止种、制、贩运、吸毒,抓捕毒犯;封闭妓院,解救和改造妓女;禁设赌场,禁止聚众赌博,抓捕赌头、赌棍;宣传贯彻《婚姻法》,废止包办买卖婚姻制度。改革开放后,各地对吸毒贩毒、嫖娼卖淫、聚众赌博、拐卖妇女儿童等死灰复燃的社会丑恶现象的严厉打击。 4、取缔反动会道门,打击邪教组织。新中国成立初期,取缔反动会道门,打击妄称“皇帝”者之罪恶活动;改革开放后,揭露和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邪教的违法活动。 5、“三反”、“五反”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中的重大案件及其处理情况。 6、解放初期公安、法院、检察院的建立及执法活动情况。 7、抗美援朝运动。订立爱国公约,开展爱国增产运动;社会各界捐献款物和派代表赴朝慰问活动;踊跃参军和各地拥军优属的动人事迹。 8、反右派和反右倾。地县领导同志、各界知名人士、知识分子在反右派和反右倾中的经历,影响较大的冤假错案。 9、学习雷锋、焦裕禄活动。20世纪60年代在学习雷锋、焦裕禄活动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 10、“四清”运动。1962年冬至1966年春进行的城乡社会义教育运动(后改称“四清”运动)中的亲身经历及有影响的地方和单位的情况。 11、“文革”初期的“三支两军”工作。70年代开展的“一打三反” 运动。 12、上山下乡。“文革”中机关干部、知识分子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和工矿农村“劳动锻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城镇居民下放农村等情况。 13、平反冤假错案。1977年6月中共安徽省委改组以后,县内重大冤假错案的平反经过。 14、在全县实施普法规划、开展普法教育的活动及其成效。 15、反腐倡廉斗争。改革开放以来,有影响的贪污受贿案件的侦破和审理情况,有典型意义的拒腐反腐、清正廉洁干部的先进事迹。 16、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寿县视察的情况。 17、全县各条战线上全国和全省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 二、统一战线方面 18、县人民政协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县政协的建立及历届政协的重大活动;党委和政府对政协工作关心、支持;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典型事例等。 19、工商联及其代表人物。新中国成立后,工商联在建立组织及其重要活动、发挥作用的情况,有关代表人物的事迹。 20、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新中国成立后,我县民族乡的建立及其发展情况,少数民族在我县的代表人物的事迹。 21、宗教团体和知名宗教人士。改革开放后,重点寺庙、教堂的恢复和发展,知名宗教人士的爱国爱教事迹。 22、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台联、海外联谊会等组织的建立及其重要活动;有关部门与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海外寿县籍人士在事业上的成就和爱国爱乡的事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在寿县捐赠兴办公益事业项目情况。 23、沈炳麟等爱国人士在寿县捐资助学情况和有关团体(香港世界宣民会、云大棉等香港九龙东扶轮社成员)、个人(何国华捐赠县医院住院大楼等)兴办公益事业情况。 三、经济方面 24、地方国民经济的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扶持私营企业,建立国营经济的决策和运作情况;为统一财经,平抑物价,繁荣市场所作的努力。 25、土地改革运动。土改前农村土地关系状况;土改的准备、展开和复查等各阶段情况;参加土改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土改后农村的巨大变化。 2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发展过程,合作化运动中的先进典型;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途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和改造,公私合营的兴起和发展,知名工商业者在公私合营中的经历和感受。 27、重点水利工程的建设。县治淮指挥部的建立及工作情况,安丰塘水库建设及管理和效益;水利建设中涌现出的劳动模范和优秀科技人员的事迹。 28、农业生产的三项改革。由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农业“三改”(改变夏秋两季的收成比例,使夏收大于秋收;改种高产作物和耐水作物;改广种薄收为精耕细作,提高亩产)的实施情况、成效及一些失误和挫折。 29、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学大寨。1958年的“大办钢铁”的兴衰及付出的巨大代价;各种盲目的“大办”(工业、农业、水利、食堂、肥料、文教、体育等)及其后果。人民公社的兴起,弄虚作假的“高产卫星”,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泛滥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其惨痛教训。“农业学大寨”在我县的开展情况。 30、从“责任田”到“包产到户”。1961年农村“责任田”试点、推行和“改正”的过程及其作用。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包干到户”)的萌发、试验到推广的过程及其取得的成就。 31、对外经济协作、招商引资。1985年起与外地的经济协作、招商引资活动、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等过程,有贡献人物的事迹以及经验、教训。重大建设项目如电站、水利设施、大中型企业等立项、建设和发展经过。 32、国有企业的改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制、下岗职工再就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建立等。 33、农村扶贫。改革开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广泛开展扶贫活动的情况及成绩,扶贫先进人物的事迹。税费改革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34、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小城镇建设。人民公社时期的社办企业和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及改制;典型企业的创业经历,小城镇建设的源起和发展历程。 35、个体、民营企业的兴起。改革开放后,有较大影响的个体户、民营企业家(包括外地寿县籍人士)的创业发展史,有影响的专业市场的形成历程。 36、劳务输出。青年农民异地打工的艰辛,由自发到有序的流动过程,优秀打工者的事迹,民工返乡创业的经历。地方政府对劳务输出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情况。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情况。城市就业与再就业工程。 37、造林绿化。实行林业责任制后的造林工作,绿色长廊工程和平原绿化工作,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改造情况,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情况。 38、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省委、省政府关于综合治理江淮分水地区的重大决策,省市派出干部到县、乡(镇)挂职、省直单位对口支持情况,综合治理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果。 39、防汛抗旱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重大灾害情况,各级党委、政府组织群众抗灾救灾和人民解放军赴灾区抢险救灾的情况,在抗灾斗争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灾区人民生产自救、恢复家园、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援等情况。如1954年、1991年、2003年抗洪斗争等。 40、我县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建设情况。 41、我县古城保护与新城区建设情况。 42、申报生态县建设情况。 43、县经济园区的申报及建设情况。 44、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申报及保护情况。瓦埠湖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及保护。红色旅游点的保护和开发情况。 45、名特产品。名特产品如豆腐、特色水产品、柳编工艺品等的培育、开发,实施品牌战略情况。 四、科技教育方面 46、扫盲和工农教育。新中国成立初的扫盲和城里工人夜校的兴起。改革开放后农村科普夜校的发展。 47、重点中学和高校。寿县一中等重点中学的创建、改革和发展。寿县电大的创办和发展,寿县师范教育的情况。寿县职业高中、寿县卫校等学校的创建、改革和发展。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创办和建设。 48、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社会各界在我县办“希望学校”的情况,实施“希望工程”和“春蕾计划”的经验,受助优秀学生的成长经历。 49、社会办学。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办学的情况,知名民办学校(包括寿县人在外地办学)的创办和发展。 50、科教兴县。“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要项目的实施及成就,20世纪后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科技咨询活动及其成果。 51、科学家和教育家。知名的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包括寿县籍在外地的人士)勤奋耕耘、艰苦攀登的人生经历和作出的贡献。有关人士关心教育的典型事例。 五、文化艺术和新闻出版方面 52、地方戏剧和文艺团体。新中国成立后,庐剧、推剧和民间艺术的发展和现状,重要剧团的创建、发展及改制的过程,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53、文物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大的考古发现,重要文物的抢救和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过程及保护、管理情况,县博物馆的创建及楚文化博物馆的新建。 54、新闻出版事业。寿县地方性报社和寿县电视台、广播电台等的创建和发展,优秀新闻工作者典型事迹。 55、知名文艺专家。知名作家、诗人、剧作家、书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歌唱家等(包括寿县籍在外人士)从事文艺工作的经历及成就。 56、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社会影响、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情况。 六、医疗卫生体育方面 57、医院、知名医卫人士。重要医院的建立、改革和发展,知名的医生成长经历,著名中医师潜心钻研医术的情况。 58、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开展情况及经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 59、卫生防疫。20世纪50年代地方病防治情况及成效。“非典”时期的预防工作。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和发展,农村医务人员(包括“赤脚医生”)的培训。医疗体制改革。 60、体育运动。群众体育运动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运动员参加比赛获奖情况,教练员为培训运动员作出的贡献。体育场馆的建设。    相关链接 Copyrigh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