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张学平到寿县调研
浏览次数:4657 发布时间:2008-06-10
|
|
省政协副主席张学平到寿县调研
6月6日至7日,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张学平,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饶益刚,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奎等一行到寿县开展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调研。市政协主席刘庆德、常务副主席赵怀华和市政协秘书长曹光俊等陪同调研。
张学平副主席一行在县委书记孟祥新、代县长张绪鹏和县政协主席戴克奎等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实地考察了淮河控制闸东淝闸改造扩建工程、正南洼地综合治理、安丰塘除险加固等一批治淮工程项目和安徽远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等。
图为张学平副主席一行在考察东淝闸改造扩建工程
在考察寿县的治淮工程项目时,张学平指出,寿县作为沿淮大县屡受淮河水患的困绕,要进一步加大淮河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最大限度的根治水患,把工程做好,为农业稳产、增产,为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安全奠定基础。
在安徽远华工艺品有限公司考察时,张学平副主席非常赞赏该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席草资源进行深加工,制造工艺品进行出口创汇。他指出,这样既带动了农民种植席草的积极性,同时又吸收了农村富裕的劳动力,企业在出口创汇的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要把这样的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下午,张学平副主席一行在寿州宾馆多功能厅召开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安全主体功能区建设座谈会。省政协调研组成员,市政协主席刘庆德、常务副主席赵怀华、秘书长曹光俊,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政府办、政协办、县农委、水务局、粮食局、发改委、扶贫办、国土局、交通局、江分办主要负责人和正阳关、涧沟、迎河、陶店、瓦埠、刘岗等乡镇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座谈会由县政协主席戴克奎主持。
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孟祥新汇报了我县近年来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建议。孟书记在汇报时指出,寿县是以种植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县,多年来一直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集团,特别是近年来,在生产规模、生产水平上不断跨越,粮食总产从2005年突破100万吨后,2006年达到118.3万吨,2007年达到140万吨,先后于1996年、2004年和2006年三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由于地处沿淮,遭受水旱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土地分散经营,机械化程度不高,粮食流通不畅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粮食生产。
张学平副主席在座谈时指出,当前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使不少国家产生了粮食恐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明确提出,要把治理淮河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确保淮河流域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国家对淮河干流治理项目投资较大,淮河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内涝治理还没有引起关注,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旱涝灾害,导致沿淮地区粮食生产不稳定。我省作为全国的粮食生产大省之一,粮食生产的总产还不是很高。沿淮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范围大、人口多,沿淮的低洼地面积很大,如果能治理好,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张学平强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这是进一步提升我省粮食主产区地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沿淮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省政协组织力量认真研究论证这一重要课题,旨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积极营造舆论、形成氛围,为加快推进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作出努力。
参加座谈的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负责同志介绍了我县粮食生产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张学平副主席一行还视察了寿县楚文化博物馆、孔庙等文化建设情况。 (寿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