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政协主席刘庆德在寿县调研时讲话
浏览次数:7502 发布时间:2010-11-30
|
|
在寿县调研时讲话
六安市政协主席 刘庆德
(2010年11月25日)
我们一行看了陶店回族乡、几个工业企业、八公山旅游景点建设、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感到变化很大,发展很快,有的工程项目建设之好之快,不是没想到,而是想不到。刚才,绪鹏同志介绍了情况,力生、安鸣、成富同志分别发了言。到此,我们完成了今天的考察任务。
近两年来,寿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全面的进步。在县内,干部群众的信心在不断提振,人们看到了希望;在县外,影响力在提高,形象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准确界定自身的发展方位,确定制约寿县发展的因素并组织突破。一方面抓发展,解决实际问题,吹糠见米,另一方面又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标志性的变化:你们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不动摇,学习霍山经验,构筑工业平台,工业经济取得了新起色;你们突出城镇化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双向推进;你们突出新农村建设,为跨越发展打好基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你们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在项目建设、管理创新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这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之下取得的成绩,干部群众的付出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只有知道寿县的起点,才能知道今天的高度。身临其境,我们持果索因,成绩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你们有一条清晰的总体思路,提出“四大战略”和“三大工程”,构建南工北旅特色经济新格局,这个思路既符合县情,又体现着承前启后和新的理念导向,比如旅游方面围绕“寿”字大做文章,城市建设提出“古城要古到底,新城要新到家”等;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追求,提出“三年见效,五年起跳,十年换貌”,这个目标既是县委、县政府的政治诺言,也是全县人民孜孜不倦的追求;有一套奏效的方法举措,扬长避短,突出重点,致力于冲破一批瓶颈因素,这样的举措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又牵动和影响着全局工作;有一种高效扎实的干事作风,注意严明责任纪律,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毅力在工作落实的终端上见成效,这种作风既点燃了干部的兴奋灶,树立了正确的导向,又能以工作实绩来赢得群众的信赖;有一种举县而为的浓厚氛围,群众情绪理顺,拥戴政府决策,干部责任到位,岗位各得其所,这种氛围既是干部较高素质的体现,又是人们放开眼量,顾全大局的表现。寿县的变化发展看起来是渐进式的,但有的问题的解决触动了思想观念深处,比如旧城改造和拓展新城这就是颠覆性的,因为在此以前,从彷徨到构思,从动议到规划,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现在即将变为现实,折射出我们几套班子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对历史、对人民的感情,也说明我们的领导同志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具有思考者的境界和实干家的魅力。
不过,我们的发展只是初步的,或者说是破了题开了篇。因为产业的投入不足,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财源税源的培植任务还很重,城镇建设大量的工作还在后头。好在坚冰已经打破,只要按照既定的路子走下去,目标就能实现。我就你们的几项重点工作谈点体会和看法,既不是建言,也不是献策,算与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是继续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不动摇。工业是投资的乘数效应,任何地方的发达都跳不过工业化阶段,只不过是周期长短的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个跨越的支点就是要培育优质的市场主体,工业则是主体之主。你们现在的工业存量不多,总量不大,增量就是着眼点。要不论轻工业还是重工业,不论技术层次高低,不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放手发展。按照南工北旅的经济格局,努力把新桥产业园建设好,这个园区今后前途无量,若干年后,可能与县城两分天下。所以现在的规划和建设就要高起点,特别是要注重城市功能的配套,不给历史留下遗憾。控制好北部工业区现有面积,着重提高现有土地的投资强度。乡镇工业集中区在不久的将来就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好去处,合理布局的同时,可以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两条腿走路。项目就是生产力,几个好的项目就能带动一域的发展,改变地方的形象。在引进大项目、积聚大产业的时候,整合资金,握紧拳头,选准目标,重点扶持。
二是继续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经过多年治淮,寿县遭遇自然灾害的频率大为降低,干部群众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现在的注意力应转向发展现代农业。寿县农业在江淮之间的水平算高的。要把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抓手。产业与产业化是不一样的。产业是生产范畴,产业化则是生产方式的范畴。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农业项目,就像我们是粮食生产先进县一样,如果再能搞几个项目列入国家或省级的战略层面,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我们既有条件也有理由去争取。在农业上,我们要出更多的经验,出更好的效益。
三是继续突出城镇化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是消费的乘数效应。我们常说的三架马车拉动经济发展,我认为现在是城镇化、工业化、基础设施投入拉动我们的经济发展。你们确定了城市建设的三大规划,又完善了详规,既可望,又可及。我们憧憬着老城改造完成之时的壮丽景象,到那时,可以坦言这个贡献是历史性的。古城墙是寿县人的骄傲和自信,但自信过度,越过自傲,就变成自我封闭了。所以古城墙又像一大封闭的环,一度禁锢着一部分人的观念更新。我敢说,就平均看,城墙内居住的人们是目前生活环境较差,享受现代文明较少的城市居民。所以,现在动手改造旧城正当时。当然旧城改造的难度不是一般县城可以相比的,诸多矛盾会显现出来。这种矛盾说到底,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多数人利益与个别人利益,长远利益同眼前利益的博弈,相信你们会做好工作,依法办事,义无返顾地干下去。要把新城区17平方公里建设成为一个知名的现代化新城,总结别地新区建设的经验教训,学习现代理念,但不要轻易仿造、复制,城市要有自信,把你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把新城建设成独一无二的。
四是继续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把县城建设成为一座中等旅游城市,这是大气魄,大手笔。寿县的旅游与其他旅游景区有着显著的差异性,这里的文化有底蕴,有魅力,如果把旧城改造好,加上已修和待修的高速通道,是难得的旅游目的地。旧城改造可否块状改造?注意首批建筑群体应当成为继续改造的范式或参照系,体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相信到那时,这里自有吸引力,让人们来寿县欣赏美景,领略意境,缅怀古人,感悟哲理。
五是继续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用力。经济资源的核心是盈利,社会资源的核心是人脉。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经济落后什么矛盾都会冒出来。客观地讲,寿县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都不是很好,身在这样的环境,就应换个角度看问题。一个地方的发展并不完全在于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更在于人才、资本、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力。尽管你们“可能在较长时间里都处于追赶状态”,只要扎实干上几年,实现起跳和改貌的目标,到那时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更加稳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同频共振。县级层面更多的是操作,决策前的论证可以“和而不同”,决策后的实施应该“既和又同”。重大事项一经决定就要动员全社会去做,杂音太多、争论不休,不利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地方要发展可以有一百个理由,但要停滞不前,只要一个理由就够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干部的优良作风赢得人心。优良作风出成绩、出形象、出干部,我们这么多急事难事要做,干工作抓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比精神、比气魄、比激情,干部要多些担当。县委、县政府应当一如既往、旗帜鲜明地抓作风,抓责任落实,相信一切为了寿县的事业,没有什么不能相互原谅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稳定。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谐是稳定的最高表现形式。现在社会矛盾多,又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因此要见微知著,坏的苗头要打压在萌芽状态,尽量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干扰我们正常工作秩序,力求稳定无“新闻”。
我们感受到,寿县已经在沉默中爆发了,更难得的是一种顺势发展的局面形成了。我们充满信心地等待着更加辉煌的寿县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