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263 发布时间:2025-08-25 |
近年来,寿县持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九里保庄圩、正峡段、尹岔宾阳排涝泵站、肖严湖排灌站涵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投用。城乡供水一体化、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全县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提升。但水利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弱项,需要加以重视。
一是外河防洪隐患仍然存在。淮干正峡(寿县段)调整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抵御洪水能力大幅提升,但仍有部分险工险段需要治理,如正南淮堤翁家坡段长约3000米多处出现散浸、渗漏;二道防线牛尾岗堤涵闸常年失修,穿堤建筑物也存在渗水、串腮等安全隐患;北小河泄水闸、金小堰地下涵、迎河泄水闸等部分病险涵闸亟待拆除重建。
二是内河内涝风险仍未根治。由于寿县的特殊地理位置,一旦淮河水位高于瓦埠湖,为防止淮水倒灌,不得不关闭东淝闸,瓦埠湖沿岸形成关门淹,虽然瓦埠湖排涝泵站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保护地已获批,但可研尚未审批,资金还没落实,梁家湖等部分排涝泵站才开工,内涝问题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三觉、炎刘等南部地区遇到集中暴雨淠河总干泄洪,极易形成涝灾。
三是灌溉用水矛盾仍旧突出。水系没有完全连通,受引江济淮、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影响,局部区域原有水系被打乱,同时存在灌区末梢渠系不畅,“有库无水,有水无泵,有泵无渠,有渠不通”,造成三天无雨易旱、两天有雨就涝;调蓄能力严重不足,部分当家塘被填、小型水库淤积,蓄水能力严重不足;上下游用水矛盾突出,我县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淠河总干来水,瓦西干渠、瓦东干渠和河岔铺分干渠部分渠段位于金安、肥西、长丰等县区,受上游管理模式制约,用水高峰时,淠史杭总局的调度计划很难落实到位,干旱少雨期间,全县生产生活用水矛盾尤为突出;水稻种植模式改变,渠道上下游、左右岸灌溉需水期基本同步,在原有灌溉渠道输水能力不变情况下,很难做到上下游同步灌溉。同时,不同的种植模式用水需求时间不一,导致用水需求量增大、利用率低。
四是水利信息化仍待提升。水利信息化建设较水利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基础信息采集点密度小,视频监测站点数量少,自动测报覆盖率低;系统建设各自为政,数据资源共享度低;水利传输专网覆盖面窄,影响了水利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时效性。
为此,建议:
一是抢抓机遇,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已列入国家“两重”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与淠史杭总局对接争取力度,持续加大寿县灌区工程投入,提高工程设计标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庙岗灌溉站等工程建设,提升区域水资源配置及保障能力;实施渠系联通工程,在灌区末梢新建或改造补水泵站,抽取淮河、淠河及瓦埠湖等外部水源,可有效解决尾部灌区灌溉问题;实施库塘清淤加固项目,提升水利工程调蓄能力;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城乡供水保证率和水质保障水平,构建高质量供水保障网。
二是加大投入,增强防洪排涝能力。加快淮河洼地防洪治理,推进淮河流域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重点涝区排涝工程建设,完成沿淮行蓄洪区等其他洼地治理工程;推进实施淠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提高重要支流防洪标准。加快推进寿县陡涧河、金小堰等中小河流治理。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瓦埠湖排涝站;开展正南淮堤、牛尾岗堤加固工程前期工作。推进正南、时淠等5座排涝泵站双回路线路建设;谋划推进天河治理前期工作。推进3座中型水库及北小河泄水闸、迎河泄水闸、金小堰地下涵、幸福涵等病险涵闸除险加固工程。完善寿县县城防洪排涝体系。
三是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水利系统。按照“网络化、智慧化”的要求,围绕水旱灾害防御、河湖管理、行业监督管理等主要领域,开展水安全监测、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涉水业务智能应用系统建设;打造数字灌区,重点开展淮淠河、水库、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和骨干河湖库渠控制断面水量水质同步监测、安全状况监测、工程运行调度、工程视频监控综合监测预警网络体系;科学调控各类洪水和水资源,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构建监控有力、科学调度的智慧监管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