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 县纪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今天是: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政协委员张士宏:用碗里的温度凝聚发展的共识
浏览次数:70      发布时间:2025-09-25

两寸见方的豆腐,被承托于手掌之中,任凭一把菜刀上下翻飞。顷刻间,豆腐上部千丝毕现。入水后,细如发丝的花瓣随波荡漾,迸发出勃勃生机。

这是作为“中国烹饪大师”的张士宏,对国宴菜品“菊花豆腐”的演绎;

这也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和政协委员的张士宏,对履职的理解和呈现。

当传承两千多年的美食与历史文化名城的标签相遇,当非遗传承人和政协委员的身份叠加,在情怀和使命交织之际,张士宏探寻着本职和履职相互赋能的更多方式……

绵延起伏的八公山,让安徽省淮南市寿县频频出圈。

公元前241年,八公山下的寿春(今寿县),成为楚考烈王的国都。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上无心插柳,让豆腐成为餐桌名角;东晋时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又在军事史上成就了以上胜多的传奇……

这些典故,构成了寿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底色,让在八公山下土生土长的张士宏尤为自豪。

自豪之外,是自问:在文旅融合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力量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擦亮寿县作为千年古城的金字招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

“答好这个问题,是作为‘寿州豆腐宴’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也是一名县政协委员的使命。”张士宏这样理解。

2022年1月,张士宏成为县政协委员。履职伊始,县政协的工作人员就告诉他:委员要建言献策,还要凝聚共识,“你可以立足岗位,把寿县的文化故事讲好,助力提升家乡美誉度。”

这对于新委员张士宏而言,如同找到了一把打开履职之门的钥匙。

钥匙如何使用,他有自己的方式。

“这豆腐菊花的刀工太不可思议了!栩栩如生,精彩绝伦……刘安点丹、风声鹤唳、寿阳烟雨,这些传统元素都搬到餐桌上了……”

在古城寿县的一家餐馆中,类似的惊叹时常听到。

赞叹过后,食客成了看客,看客成了播客。大家都起身围桌拍照,拍视频,发各类网络平台。

融媒体时代,传播效应迅速,餐馆和餐馆老板张士宏,都成了“网红”。

“我不是什么‘网红’,只是寿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的一个厨师。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把发源在这里的传统文化与美食融合,让更多人记住历史,了解文化,爱上古城。”张士宏说。

15岁学艺的张士宏,是中国烹饪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他练就的“豆腐穿针”“萝卜雕花”等技艺,是很多文旅活动的保留节目。

随着活动越来越多,他渐渐发现美食在文化推广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于是,在成为委员后,他便更加有意识地去挖掘豆腐背后的文化内涵。

寿县是晚期楚文化的中心之一,文化底蕴丰厚。他翻阅大量资料,甚至常去博物馆、报恩寺听故事,回来后反复试验,将“淝水之战”“楚鼎生香”“时苗留犊”等历史典故化作一道道菜品。

为还原“淝水之战”,他用豆腐雕刻战船阵列,以黑豆模拟投鞭断流,体现出陈兵万千的壮阔;为彰显“楚鼎生香”,他用模具将豆腐压出蟠虺纹,油炸定型后填入蟹黄,让菜品既有战国青铜鼎的雄浑,又有现代菜肴的精致;为重现“刘安点丹”,他将豆腐泥塑成炼丹炉造型,浇淋秘制八公山草药汁,暗合豆腐起源传说……

这些美食不仅折射出文化底蕴,还被赋予了教育意义。

如“时苗留犊”这道菜,背后是东汉县令时苗离任时留犊于寿春的廉洁故事。张士宏结合雕工,将豆腐做成微雕牛车的造型,寓意“豆腐是白色的,为官做人也要清清白白。”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改进,张士宏推出了60道“文意盎然”的创新菜肴,极大地丰富了“淮南豆腐宴”的菜品阵容,助力了全县餐饮业的发展。

很快,这些美食成了全县文旅IP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寿县旅游,席间看到的景象,几乎是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展览,十分震撼。”外地的游客这样说。

实际上,这种“美食+文化”的履职场景,并不囿于席间。

今年5月下旬,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开幕。张士宏作为安徽馆代表之一现场展示“文化+厨艺”,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的目光。

类似的展示不胜枚举,他总是积极参加,“期望通过这些活动推广,吸引更多人前往寿县打卡,感受千年古城文化韵味。”

而作为非遗传承人,他的履职方式仍在拓展。

入秋时节,一场“非遗+研学”活动在张士宏的非遗工作室展开。参加研学的孩子们体验着豆腐的制作工序,并围在张士宏的身旁,目不转睛地看他在豆腐上运刀如飞。

近年来,寿县充分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豆腐宴等非遗融入美学教育之中,通过开展“非遗+研学”“非遗进校园”等活动,拓展文旅体验新空间,丰富研学游、民俗游等文旅新业态。

张士宏热情响应。在他看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能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匠心精神。“美食终会消化,但文化的滋味永驻心间。”

值得一提的是,以这个工作室为重要载体,张士宏先后培养出近百位优秀学徒,“师傅总是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我们,他希望淮南豆腐之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纵情绽放。”张士宏的徒弟们说。

除了言传身教,张士宏也将履职付诸于笔端。

“他每年都会围绕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寿县政协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今年县政协全会上,张士宏委员提出“擦亮‘千年古县’金字招牌,助力寿县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

他提出深入挖掘全县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开发具有本县特色的旅游产品,以及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合作与联动,形成旅游线路和产品组合,提升寿县古城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等建议,助力寿县锚定寿州古城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目标,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县和高品质旅游强县。

一块豆腐,一桌菜肴,一段历史,一城文化……张士宏用自己的方式,打造了一张助力文旅发展的新名片。

如今,事务缠身的张士宏不管多忙,仍坚持每天凌晨四点选豆,用心带徒,并利用各种机会推广传统文化。

“我生长在古城,被古城的文化滋养着。我要把这份滋养,化作更多人碗里的温度,化作助力发展的不竭力量。”张士宏说。(胡方玉)